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逐鹿料事如神的“佐世之才” 逐鹿生财什么意思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2-08
摘要:逐鹿料事如神的“佐世之才”,如果曹操父子听从他的建议,早就统一天下了如下:文章来自官方公众号《逐鹿游戏志》/严禁转载原创作者:天下英雄谁敌手(本文约2900字,...,逐鹿料事如神的“佐世之才” 逐鹿生财什么意思

 

逐鹿料事如神的“佐世之才”,如果曹操父子听从他的建议,早就统一天下了如下:

文章来自官方公众号《逐鹿游戏志》/严禁转载

原创作者:天下英雄谁敌手

(本文约2900字,阅读时间为8分钟)

汉末三国时期,曹操手下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,谋臣之中以郭嘉、荀彧、贾诩、荀攸、程昱、司马懿、戏志才等人最为有名。但其实在曹操阵营之中还有一位谋士料事如神,对天下大势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和判断。如果曹操父子能够听从他的计策,早就统一天下了。

他就是刘晔。

刘晔 / 图片来源 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央视94版截图

刘晔(167年-234年),字子扬,淮南成德(今安徽省寿县南)人,三国时期曹魏的战略家和政治家。历事曹操、曹丕和曹叡三代。

他是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,也是一位“刘皇叔”。汝南名士许劭评价刘晔有“佐世之才”。

刘晔早年投靠庐江太守刘勋,成为其账下谋士。

刘勋兵力雄厚,是江淮间的一大势力。孙策在平定了江东之后,想要北上。为了讨好刘勋,他派使者赠送了大量宝物,假意与刘勋结盟,请求他攻打上缭城。

刘晔识破孙策的诡计,说:“上缭虽小,城坚池深,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,则兵疲于外,而国内虚。策乘虚而袭我,则后不能独守。是将进屈于敌,退无所归。若军今出,祸今至矣。”

但刘勋不听,坚持攻打上缭城。等刘勋出兵之后,孙策趁机攻打庐江,刘勋进退失据,只好投降了曹操。刘晔也随之成了曹操的部下。

投靠曹操后,刘晔献计令庐州数万山贼不战而降,曹操大喜,升刘晔为司空仓曹掾。

献计灭蜀

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征讨占据汉中的张鲁,刘晔作为主簿也随军前往。张鲁的弟弟张卫率兵坚守地势险要的阳平关,曹军登山仰攻,屡战不利死伤很多,粮草又将耗尽,不得已只能退兵。

曹军在夜里撤军,结果迷路误打误撞闯入张卫军的一座营地,张卫军大乱。刘晔敏锐的捕捉到了战机,劝曹操停止撤军,继续进攻。曹操依计行事,张卫军大败,曹军一举攻克阳平关。不久张鲁投降,曹操占据了汉中。

汉中是巴蜀的门户,占据了汉中再攻打巴蜀,占据了地利优势,可谓事半功倍。

刘晔建议曹操立即从汉中领兵南下,攻打巴蜀,但不知为何曹操不听,按兵不动。

刘晔劝曹操攻益州 / 图片来源 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央视94版截图

七日后,许多投降曹操的蜀人说自从曹操占据了汉中之后,巴蜀人心惶惶,都担心曹操会南下。刘备斩杀慌乱人也不能制止恐慌情绪的蔓延。但数日后见曹操并未出兵南下攻打蜀地,蜀地人心逐渐安定下来。

此时曹操才醒悟过来,询问刘晔可否进攻蜀地。刘晔摇头说刘备已经安定了蜀地局势,错失良机,不能再进攻了。于是曹操下令撤军。

当时刘备刚占领巴蜀不久,民心尚未完全归附,所以此时如果曹军南下,凭借兵力优势有大可能会打败刘备,占领巴蜀。占据巴蜀后,曹操就可以从巴蜀顺江而下由西向东攻打荆州,同时从襄阳、江淮出兵由南向北夹击东吴的荆州和江东,统一天下。

后世的西晋就是按照这个战略攻灭东吴统一天下的。

正如刘晔所说:“今不取,必为后忧。”后来曹魏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南征攻打蜀汉,先后死伤二三十万人,耗费辎重钱粮无数,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才攻灭蜀汉。

《三国志》:太祖征张鲁,转晔为主簿。既至汉中……晔白太祖:“……今举汉中,蜀人望风,破胆失守,推此而前,蜀可传檄而定。刘备,人杰也,有度而迟,得蜀日浅,蜀人未恃也。今破汉中,蜀人震恐,其势自倾。以公之神明,因其倾而压之,无不克也。若小缓之,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,关羽、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,蜀民既定,据险守要,则不可犯矣。今不取,必为后忧。”太祖不从,军遂还。

《傅子》:居七日,蜀降者说:“蜀中一日数十惊,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。”太祖延问晔:“今尚可击不?”晔曰:“今已小定,未可击也。”

出谋攻吴

黄初元年(220年),曹丕代汉称帝,刘晔升任侍中,赐爵关内侯。

吕蒙白衣渡江,占据荆州,俘杀关羽。

曹丕问朝臣刘备是否会为关羽报仇?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刘备力量薄弱,名将只有关羽,关羽死后国无大将,益州民少地狭,不会攻打东吴。

但刘晔却认为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,而且荆州被夺,一定会出兵攻打东吴。

刘备果然于次年(公元221年)进攻孙权,史称夷陵之战。

曹丕 / 图片来源 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央视94版截图

刘备率军出川之后攻势猛烈,声势浩大,孙权举全国精兵抵抗,两军对峙于荆州西部的夷陵。

为了避免两线作战,孙权向曹丕称臣。群臣向曹丕祝贺,但刘晔认为这不过是孙权的权宜之计罢了,只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不得已才能向曹魏称臣。

他建议趁刘备与孙权的主力在荆州西部交战之时,立即出兵南下江东,攻灭孙权,然后溯江而上,攻取荆州,再灭刘备,可以一统天下。

刘晔 / 图片来源 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央视94版截图

但曹丕认为既然孙权已经称藩,如果发动偷袭就不合礼数所以拒绝,并遣使封孙权为吴王。

在吴蜀夷陵之战期间,曹魏只是作壁上观,无所作为。

果然不出刘晔所料,夷陵之战胜利后,外患解除,孙权对曹魏态度大变,拒绝派儿子到洛阳当人质。

曹丕这才知道被孙权戏耍了,勃然大怒,下诏伐吴。

但刘晔认为此时孙权已经战胜了刘备,外患解除,君臣上下一心,又牢牢占据着长江中下游,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,而曹丕一怒兴兵,所以伐吴很难取胜。

曹丕还是没有听从刘晔的意见,亲率三十万大军伐吴,结果孙权严阵以待,击退曹军进攻,曹丕只好撤军。

《三国志》:黄初元年,以晔为侍中,赐爵关内侯。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。众议咸云:“蜀,小国耳,名将唯羽。羽死军破,国内忧惧,无缘复出。”晔独曰:“蜀虽狭弱,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,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。且关羽与备,义为君臣,恩犹父子;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,于终始之分不足。”后备果出兵击吴。

吴悉国应之,而遣使称藩。朝臣皆贺,独晔曰:“吴绝在江、汉之表,无内臣之心久矣。陛下虽齐德有虞,然丑虏之性,未有所感。因难求臣,必难信也。彼必外迫内困,然后发此使耳。可因其穷,袭而取之。夫一日纵敌,数世之患,不可不察也。”备军败退,吴礼敬转废,帝欲兴众伐之,晔以为“彼新得志,上下齐心,而阻带江湖,必难仓卒。”帝不听。

《傅子》:孙权遣使求降,帝以问晔。晔对曰:“权无故求降,必内有急。权前袭杀关羽,取荆州四郡,备怒,必大兴师伐之。外有强寇,众心不安,又恐中国承其衅而伐之,故委地求降,一以却中国之兵,二则假中国之援,以强其众而疑敌人。权善用兵,见策知变,其计必出于此。今天下三分,中国十有其八。吴、蜀各保一州,阻山依水,有急相救,此小国之利也。今还自攻,天亡之也。宜大兴师,径渡江袭其内。蜀攻其外,我袭其内,吴之亡不出旬月矣。吴亡则蜀孤。若割吴半,蜀固不能久存,况蜀得其外,我得其内乎!”

帝曰:“人称臣降而伐之,疑天下欲降来者心,必以为惧,其殆不可!孤何不且受吴降,而袭蜀之后乎?”对曰:“蜀远吴近,又闻中国伐之,便还军,不能让也。今备已怒,故兴兵击吴,闻我伐吴,知吴必亡,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,必不改计抑怒救吴,必然之势也。”帝不听,遂受吴降,即拜权为吴王。

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,趁刘备和陆逊在荆州西部的夷陵对峙之时,趁机发兵攻打江东,那么两线作战的孙吴必定会灭亡。

正如刘晔所说“一日纵敌,数世之患”。三国时期,东吴与蜀汉遥相呼应,多次北伐攻打曹魏,令曹魏疲于奔命。东吴的北伐取得过击败十万魏军的“石亭之战”的大胜,成为曹魏的劲敌。

为了防御东吴,曹魏在淮南屯集重兵。淮南曾先后爆发了三次大叛乱,史称“淮南三叛”,引发了曹魏国内巨大的政治军事危机。

刘晔 / 图片来源 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央视94版截图

在战争中,战机稍纵即逝,如果能及时抓住战机,那么就可以大获全胜,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。而如果错失战机,就像刘晔所说的那样“今不取,必为后忧”、“一日纵敌,数世之患”,贻害无穷。
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、《傅子》等。

如果主公有不同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逐鹿官方交流①群:648618967;(已满)

逐鹿官方交流②群:756885249;(已满)

逐鹿官方交流③群:805182048;(已满)

逐鹿官方交流④群:600643427;(已满)

逐鹿官方交流⑤群:746035756;

逐鹿官方交流⑥群:390328501;

以上就是逐鹿料事如神的“佐世之才”,如果曹操父子听从他的建议,早就统一天下了相关内容。